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家 > 正文内容

张弼士:实业奇才 侨界领袖

则者展革1个月前 (08-25)企业家29

张弼士(1841―1916),名振勋,字弼士,号肇燮,以字行世,广东潮州大埔人,幼年随父就读私塾。18岁时,因家乡闹灾荒,远赴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谋生。起初在一家华侨所开的米店当勤杂工,后自立门户,经营米业,兼经销各国名酒,数年后获准承包酒税与典当捐等,逐渐富裕起来。

1866年,张弼士在葛罗巴创办裕和垦殖公司。1875年在苏门答腊创设亚齐垦殖公司。1877年在怡里创办裕兴垦殖公司。1898年,张弼士在马来亚开办东兴公司,开辟商场兼开采锡矿。张弼士的另一个重要商业领域是药材批发,他在国内采购名贵药材销往海外,并运送西药回国,从中获取利润。19世纪90年代为张弼士事业的全盛期,资产近七八千万两白银,成为南洋首富,被誉为“实业奇才”。

1894年,张弼士担任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从此,张弼士成为亦商亦官的华侨实业家,奔走于中国和南洋之间。1897年,张弼士参与筹办中国通商银行,后任该银行董事和总经理。

1898年,张弼士任粤汉铁路帮办,1899年任总办。1903年,光绪皇帝两次召见张弼士,赏以侍郎衔。次年10月,张弼士获慈禧太后召见,提出兴办农业、水利、路矿等12条强国建议,认为振兴实业应“提倡抵制洋货,以商战收回权利”,兴办铁路应“事权自掌,利不外溢”。张弼士后被授予太仆寺少卿,以招徕海外华商。不久,清廷与美商订约,拟贷款兴建粤汉铁路。全国绅民强烈抗争,海外华侨遥相声援,迫使清廷许诺粤汉铁路由商民集股自办,并责成张弼士募集赎路款项。张氏重返南洋,率先出资,带动华侨认股,最终赎回路权。同时,张氏自投资金、自任总办,扩建粤汉铁路支线广三铁路。1904年12月,张弼士到南洋劝说华商成立商会,以求团结。1907年,张弼士被清廷任命为督办铁路大臣。

张裕酿酒公司

19世纪末,张弼士在烟台投资300万银元,创建中国首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厂――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912年8月,孙中山参观该公司时,题赠“品重醴泉”,以资嘉奖。1915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玫瑰香”“雷司令”“味美思”葡萄酒,同时荣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自此,“可雅白兰地”被命名为“金奖白兰地”,驰名中外,这是国产商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该时期,张弼士还先后出任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华侨联合会名誉会长等职。民国肇建后,张弼士等人在上海创办康年人寿保险公司,后被任命为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和南洋宣慰使等职。1915年4月,张弼士任中华实业团团长率团赴美考察,受到美国总统和国务卿等政要的会见,并签订了中美银行合约,集资一千万元,双方各半,张氏认捐300万元,其余向各省商会招募。

张弼士爱国爱乡,乐善好施。1881年,捐款赈济河间府水灾,为此,清廷赐其“乐善好施”牌坊。1885年,捐助广东海防饷。中日甲午战争后,捐出巨款,希望振兴北洋水师。张弼士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亦曾暗中援助。此外,张氏还热心捐资办学,曾向香港大学捐银10万两,在其倡导下,南洋各地相继办起华文学校。1916年9月12日,张弼士在巴达维亚辞世,其灵柩被运回原籍安葬。后人遵其嘱,向广州岭南大学捐建了“张弼士堂”(位于今中山大学校园内)。

(张金超 作者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研究员)

,[ 作者:佚名转贴自:团结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则者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ezhe.com/?id=621

“张弼士:实业奇才 侨界领袖” 的相关文章

欧美之旅

发达之路  --------------------------------------------------------------------------------  做买卖不要做等待的买卖  要做主动出击的买卖  ――曾宪梓  如果说,曾宪梓在日本之行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算是为前进中的曾宪...

卢作孚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国的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其中就有他――一代船王卢作孚。毛泽东惋惜地说:“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要大得多啊!”  卢作孚这个名字对年轻的一代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今天,许多人只知道有位船王叫包玉刚,殊不知中...

刘永行

  3月18日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2001年被评为中国大陆首富的刘永行作为封面人物。“在中国,仅靠才能和胆略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而刘氏兄弟正在改变这种现状。”这是该杂志在那篇题为《第一步饲料,第二步炼铝》的文章在引言中对刘永行兄弟的概括  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出现在《福布斯》杂志封面...

一条道走到黑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死抓自主研发

  【赛迪网独家特稿】一向充当本土电信人才垄断角色的深圳华为最近在人才市场上似乎失了“底气”――华为去年在各大高校招聘了六七千人,而今年这一数字缩水了八倍,今年总的招聘人数不过800人左右。   是什么让人才大鳄一下子没了胃口?电信业真的遭遇寒流了吗?事实上,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危机,...

“听”李东生做自我批评    TCL总裁的种种姿态

  2002年的经济人物没有什么意外,不过还是这些“高处不胜寒”的风云人物,TCL总裁李东生就是其中一个。近来,在中央电视台不同的栏目内看到了他的各种讲话和各种表态,也听到了他又一次坦言自己的失误,这是对外;而对内,李东生在公司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专门剖析自己的种种失误,后来TCL发生的一些变化,都...

刘永行:我们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

  南方网讯 曾有人说,刘永行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郭靖,练的是“降龙十八掌”,他就这么一掌一掌地推过去,最后居然就把怀抱粗的大树给拦腰切断了。   降龙十八掌的掌法并不出奇,甚至可以说是笨拙,关键是看内功。内功是什么?刘永行对本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来说,目前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