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页

徐匡迪:我眼中的张国宝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7)6
2019年10月4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于今天下午4时许逝世,享年75岁。 之前,他曾撰文介绍自己在美国看病的情况,并发布多张术后恢复期的照片。2015年初,张国宝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疾病,几乎已无治疗希望,他自己选择了适合病情的先进治疗方案,并赴美...

徐匡迪院士:人生与中国命运紧联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7)8
2008年6月9日,英国皇家工程院把国际奖章颁发给一个已经70岁的中国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的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徐匡迪。徐匡迪有着众多头衔和荣誉,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他与中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起伏人生。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近日专访徐匡迪。以下是节目文字节录: 嘉宾:徐...

徐匡迪院士:中国跨过“新常态”这个坎要靠两个字!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7)9
2018年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颁发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我国杰出的钢铁冶金专家和战略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在获奖现场,当谈到自己最熟悉、也最关心的工程科技事业,徐匡迪心情颇为复杂。他指出,一方面,中国在传统工程技术包...

徐匡迪院士:基础理论不弄清楚 搞山寨版是走不长远的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7)7
2018年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颁发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我国杰出的钢铁冶金专家和战略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徐匡迪的故事,还要从40年前的春天讲起。 打开眼界、了解前沿,才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徐匡迪:愿得此身长报国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7)7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浙江崇德,一个美丽的地方,虽是他的故土,但却因为日寇的侵袭,他的父母背井离乡。1937年,在逃难路上,母亲在一个冰冷的冬日生下了他,故为其取名为“徐抗敌”。 一路颠簸到了昆明,他进了西南联大附小读书。老师为这位聪慧果敢的少年改名为徐匡迪,意为“匡...

张謇:从清末状元到“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3)9
1926年8月23日,一位先贤离开人世间,毕生把自己的“皮骨心血”奉献给了社会和百姓,他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的当时全国最大民族资本集团,是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是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通讯、园林等市政基础设施,是一...

书评|平凡视角下的张謇之路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3)10
近日,读罗一民先生新作《开路先锋:张謇》有感,遂作此文。 ――题记 2022年的这一天,当我阅读完《开路先锋――张謇》的最后一页,合上封面,深吸了一口气,仿佛穿过历史深邃幽暗的隧道,从清末的阴暗、潮湿、发霉、腐烂的历史中穿越回阳光明媚的当下。脑海里挥之不去张謇...

翁文灏诗忆“蝉鸣之士”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2)7
1963年8月,翁文灏写有《与林仲易、王芸生二君回溯往昔报刊》一诗,诗前有题记:林曾主《晨报副刊》,王为《大公报》执笔,各有经验。诗的内容是: 解放前头资产年,蝉鸣众士亦堪传。 系称研究罗文学,报名大公实则偏。 益世驰名宗教护,青年刊物论争坚。 京、津...

翁文灏:十年一觉庙堂梦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2)8
1932年春天起,蒋介石开始按照一份事先拟好的名单,密集地邀见学界中人。 出现在这份名单上的学者,几乎都符合这两个特点:其一,为极具名望;其二,为从未与国民政府合作,有的甚至是激烈批评国民政府者。 在他们当中,最受蒋介石关注者,为地质学者翁文灏。 学者“从...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则者展革2个月前 (07-22)5
总评:翁文灏的悲剧几乎是宿命的。“生于末世运偏消”的他,仅仅凭借其出色的行政能力和道德感召,是无法扭转一个专制体制必然厄运的。这样一个体制,总是扼杀具有宏大眼光和变革意识的真正的政治家,只会将本来更适于坐在处长位置上的行政官吏,错置于部长甚至更高的高位。 1、...